183.第183章 捡个师傅
不得不说,算卦老人的这句话,让叶宇突然有了很多感触。
沉默良久,叶宇抬头看了老人一眼,轻声道:“道长所言颇有些道理…”
不过说到此处,叶宇突然话锋一转:“既然是相互交流,来而不往非礼也,晚辈也要测一测道长的姓氏!”
“哦?公子也会测字?”老人一听叶宇说出这句话,顿时也来了兴趣。
“不,叶某无需测字,就知道道长的姓氏,不知道长信不信?”叶宇盯着眼前的老人,

出了一丝淡笑。
“呃,呵呵,莫非公子真的能掐会算不错成?不过以公子的年纪,似乎这不大可能…”
叶宇却自信的

出一丝诡笑:“道长,不如你我二人打个赌如何?”
“公子要赌什么?”
“叶某要是算对了道长的姓氏,那道长就必须答应叶某一件事;若是算不对,叶某自当奉上重金以作赌资,不知道长以为如何?”
老人沉

里片刻,随后

朗的笑了起来:“好,只要公子能算对贫道的姓氏,贫道甘愿认输又何妨!”
“道长是不是姓王?”
“…”看着眼前的这位老人面带惊愕,叶宇肯定了心中的猜测,于是又道:“叶某不仅算到道长姓王,还知道道长的名讳,以及道号…”
“这…”
“道长名讳是王中孚,字允卿,不知对否?”
“…”“道号重

子,世称王重

,不知叶某所说的对不对?”
“…”老人被叶宇连续追问,顿时觉得有些无奈,最后摇头笑了笑:“叶学士果然是智慧过人!”
“看来王道长早就认出了晚辈。”对于王重

一眼看出自己的身份,叶宇一点也不觉得意外。
王重

也不隐瞒:“不错,只是贫道没想到叶学士如此睿智…”
“王道长过誉了,其实你这竹幡上早有提示,晚辈不过是窥探到了其中玄机罢了。”
竹幡上有‘忘中浮云轻,九九尽归一’十个字,其中既暗含了道家的无为思想,又嵌合了王重

的名字。
忘中浮云轻,其实不过是‘王中孚允卿’的谐音;而九九尽归一,其实也就是九月九

重

节。
王重

看了看叶宇,欣慰的点了点头:“能够对贫道名讳知之甚详,普天之下也是难寻,也许这就是缘分。”
这句话不是恭维叶宇,因为王中孚这个名字,是王重

年少之时所用,之后改名为王知明,就再无人知道王重

的原名。
而叶宇对于王重

的姓氏名讳如此清楚,除了后世受到了金庸武侠小说的影响,更主要的是王重

在道教中地位。
王重

是世界道教主

——全真道的开宗者,后被尊为道教的重

开化辅极帝君与北五祖之一。
其实叶宇之所以猜出老人是王重

,除了那两句诗词外,还有就是他在递还竹幡之时,看到了老人的手心以及虎口,有着厚厚的老茧。
这些老茧显然是练武之人才有,绝非一般道士以及农夫所能拥有。
再加上这位老人气质非同一般,才会让叶宇对这竹幡上的诗句有了琢磨。
“贫道愿赌服输,不知叶学士需要贫道答应什么事请?”
“晚辈早就听闻北地终南山,王道长的武艺超群,因此想请为王道长传授晚辈武艺!”
叶宇直抒

臆,道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今

遇到了王重

,他就没有打算轻易放过。
他虽然知道王重

,并非武侠小说里那样天下第一。
但历史上的王重

,曾参加金国的武举考试,并且夺得了武状元的头衔,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倒不是叶宇贬低宋国而抬高金国,但就武举而论,金国武状元的含金量要比宋国高很多。
而且以王重

一个汉人的身份,在金国的统治之下夺得武状元,这就更能说明武艺的卓绝。
如今时隔几十年,想必武艺也已经如臻化境。
王重

听了叶宇的话后,轻挑眉头自语道:“难道真被那疯和尚说准了?”
“呃,王道长口中的疯和尚,可是济颠圣僧?”叶宇听力极好,王重

私下嘀咕却被他听得一清二楚。
“不错,就是那个疯和尚,他说贫道此次前往江南传道,会有一段师徒缘分!”
叶宇闻听此言顿时狂喜不已,随即就要当即行拜师之礼。
此刻他也忘记自己的身份,更忘记了这个场合的不妥之处。
“且慢!”
王重

随即托起叶宇

要下蹲的身子,接着道:“练武要练早,叶学士如今已是而冠之年,恐…”
就在王重

无意触摸到叶宇的脉搏时,他突然脸上

出惊愕之

,到了最后他已经忘记了他要说什么。
而是紧紧地

住叶宇的脉搏,替叶宇把起了脉。
王重

的这一举动,让叶宇心中顿时紧张不安起来。
他本想将手臂迅速

离,可王重

仅仅是两

手指,就已经让他右臂难以举动。
“道长,莫非晚辈身子有疾?”
叶宇看着王重

,那神色几经变幻的脸,心情也不由得凝重起来。
“凝香梧桐,天大的造化!”沉默良久的王重

,一脸感叹的轻声道。
“道长…”
王重

见叶宇一脸的疑惑,于是解释道:“凝香梧桐,不仅有

生白骨之功效,而且还可以洗筋伐髓改造体质!”
“洗筋伐髓?当初圣僧只说这凝香梧桐木,煮茶饮用可治愈腿疾旧患。”
“这个疯和尚,可真是舍得,百年以上的梧桐木的

华所在,凤栖梧桐便是如此。不过以贫道判断,你服用这梧桐木可不止百年…”
“这…”
叶宇这一刻开始犹豫了,他怎么觉得这有些玄乎,难道还真有什么洗筋伐髓的说法?
看着叶宇面带质疑,于是问道;“你是否觉得,你的身体有些异于常人?”
“异于常人?”
叶宇对于这个问题陷入了沉思,远的不说,就说最近的事情,似乎还真是有些异于常人。
当

在钱塘江畔遇袭,背后中了剑伤能够短时间痊愈尚且不说,单说那**船舫里与胡媚儿的鱼水之

,就让叶宇觉得有些诡异。
要知道背后所中的剑伤不轻,但他依旧是生龙活虎攻城拔寨。
再有就是自己的力气似乎大了很多,七夕佳节将赵悌的随从捏躺在地上,临安府衙拎着尤褒,犹如拎小孩一样轻松…
这些以往叶宇都没有太过留意,但今

王重

一番提醒,倒是让他似乎觉得自己,的确有了一些变化。
“习武之人,基本功最适合时期是在幼年,只因这个时期的人,骨骼柔韧

是为最佳。而二十岁再去习武,虽不算太晚,但终究难以大成,因为资质已经成型难以改变。”
王重

说着,继而看了看叶宇道:“而你则不同,洗筋伐髓之后的筋骨,远比常人强上许多!单论这一点,你就比常人优越十年之功!”
“那,道长的意思…”
“你要答应贫道一件事,如此贫道才会倾囊相授!”
叶宇此刻早已喜出望外,郑重施礼道:“师傅吩咐,弟子岂敢不从?请随徒儿回府,再慢慢叙谈不迟…”
不问是什么事请,先把师徒这层关系确定再说。
王重

对于叶宇的小心思,自然看得十分清楚,但也不予拒绝,直接跟随叶宇回府叙谈。
阿宽跟在后面,额头是直冒冷汗。方才自家少爷的话,他可是听得一清二楚。
他方才斥责的老头子,这一会儿的功夫,就成了自家少爷的师傅,那他岂不是以下犯上,犯了忤逆之罪。
一路上阿宽可是献金乐殷勤,以免自家少爷发怒惩罚自己。
回到府上之后,叶宇与这个街边捡来的师傅,在书房里谈了很久。
对于王重

要在江南传道的建议,叶宇是从内心表示支持。
他叶宇是个本土情缘很深的一个人,对于土生土长的道教,他还是一直抱有支持态度的。
尤其是王重

所提倡的思想,很对叶宇的口味。王重

糅合儒、释、道的思想,主张三教平等、三教合一。
声称“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这种海纳百川的包容思想,其实正是中华民族的思想。
在叶宇的心中,最是鄙夷那些门户之见固步自封,到头来只会是走向没落。
王重

在与叶宇交谈之中,越发的觉得叶宇对道家有深刻地认识,而且二人的思想观念不谋而合。
他本来已经有了七位弟子,也就是后世道家典籍中记载的全真七子。
年过半百的他,已经不打算再收弟子。
不曾想被当初五台山上的济公言中,在这临安城被叶宇一眼就认出了自己,或许这就是所谓的师徒缘分。
既然是一种缘分,他也就欣然收下了叶宇这名弟子。
其实这王重

心里清楚,能收下叶宇这名俗家弟子,对于他传道授法有着极大帮助。
想要将道教发扬光大,单凭民间的影响力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对于这个将来,可能会左右大宋的徒弟,王重

也是不遗余力悉心教导。
而对于叶宇而言,能够得到王重

的授艺自然是好,但最好的是堂堂全真教道统,成了他牢牢嵌入北地的一颗钉子。
天下道士的力量,有时候也不容小觑,它是一种无形的势力,可以颠覆一些原本看似不可能的东西…
M.Igm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