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辽东钉子户 下章
第五百八十四章 风波再起
 倭岛孤悬海上,早就养成了狭隘,排外,偏执,极端的民族个性。明军骤然打破了传统,侵入列岛,造成的影响可想而知。

 很快有一批年轻武士将矛头对准了德川幕府,指责幕府无能,丧权辱国,甚至有人提出要尊王攘夷,让天皇总揽大政,振兴倭国,驱逐外患。

 还有另外一批武士,他们则是主张团结一切力量,先驱逐明军,光复失地。

 两派倭国人马闹得不可开,每天都有武士私下争斗,还有人跑去皇宫剖腹,得血腥无比。

 “敢情倭国也是内斗内行,这帮人最好都自相残杀,死光了算了。”褚海天得意地说道。

 陈民情倒不是这么看,他忧心说道:“这两派虽然闹事,其实他们的目标都是要驱逐我军,只是手段不同而已。而且以我来看,德川幕府毕竟实力雄厚,很快就会下去反对声,而且为了树立威信,一定会拼尽全力,最多半年之内,就会有大战爆发。”

 “打就打。”褚海天不在乎说道:“我带了五千人马过来,加上老国公的一万多人马,王爷还会陆续调兵过来,别说小小倭寇,就算是蒙古铁骑我们也敢一拼。”

 陈民情呵呵一笑,褚海天顿时瞪大了眼睛,质问道:“老陈,你是不是不信我的话?”

 “岂敢岂敢!”

 陈民情慌忙投降,笑道:“我自然相信褚大将军的战斗力,只是光靠战斗就能解决,王爷也不会派我来倭国了。”

 “哦?”褚海天翻了翻眼皮,吃惊问道:“还有什么打算?”

 “自然是长治久安了!”

 陈民情笑着拿出一份亲笔撰写的计划,摆在了桌面上,轻轻一敲。

 “要把九州岛变成我汉人的岛,就靠它了!”

 陈民情到了倭岛半个月之后。正式行动就展开了,首先,他调用军队,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将九州岛上除了萨摩藩和肥后藩之外,所有藩主和上层武士都抓了起来。

 没有别的说的,这些人和他们的家人,一律贬为奴隶,即刻起被送往台湾岛屯田。同时他们留下的土地和财产被分为三份。

 其中三分之一赏给了岛津忠恒和加藤中广和他们的武士家臣,如此巨额的赏赐简直令两个人感激涕零。他们带着所有家臣,跪成黑的一片,宣誓效忠大明,效忠安东王。

 更领两个人激动的是陈民情宣布鹿儿岛和长崎辟为商埠,大明的船只货物往来停靠两处。虽然萨摩藩和肥后藩没法收取关税,可是大明的商人货物云集,必然带来强大的需求。

 客栈,货站,茶馆。酒肆…用脚趾头想,就能知道有多大的利润。

 要说天朝上国就是不一样,出手太大方了。

 岛津和加藤越发忠心,尽心尽力。替大明搭理岛上事务,铲除异己,维持地方治安,征召民夫。征收赋税,简直就是两条最得力的狗!

 当然靠着他们两个也没法维持秩序,陈民情又将另外的三分之一。分给岛上残存的中下级武士。

 虽然日本人笃信武士道,但是在真正利益面前他们也不免脸红心热。昔日的主子都被赶到台湾开荒了,他们还能如何?

 拿起武器和大明拼命吗?那和找死还有什么区别。更何况大明如此大度,给他们田,给他们粮,从原来的小地主,变成了中等地主,还有什么不的。

 这伙人也被安抚下来,岛上的日本人迅速老实下来。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陈民情终于放心了。

 他早就研究过了,倭岛的民众奴深重,自古以来,也就是一伙领主打败另一伙领主,鲜有老百姓起来闹事,和中国动不动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根本没法比。

 安抚住武士阶层,一切就好办了。

 接着就是大力安顿来自国内的难民,最后那三分之一的田产就是给移民准备的。

 陈民情经过详细的研究,他选择最好的肥沃土地,而且地理位置重要,征集倭国民夫,建造城堡。

 参考辽东的建城堡经验,每个城堡大小不等,最多能安置三五千人,少的也有二三百。不过每一座城堡都有三丈高的城墙,外面是护城河,鹿角,城上安置火炮,不断有民兵巡逻。

 简单说,这些城堡就是打入各地的钉子。有了这些城堡存在,倭人没法连成一片,一旦有了一点动静,就会被侦察到。

 小的叛,城堡的士兵就能处理,大的叛,城堡也能坚守几天,援兵很快就会赶到。

 如此详细的工程,张海川是没这个本事的,只有文官才有做到。陈民情到了倭国三个月之后,就将一切理顺,并且写了一份十几万字的治倭报告,送给了张恪。

 “呵呵呵,本王眼光不错,这个陈民情真是个人才。”

 倒是刚刚送山海关赶过来的于伟良一看,颇不以为然,冷笑道:“王爷,陈民情对倭寇也太好了吧。不杀不斩,送去台湾屯田,还把大批的土地分给岛津忠恒那帮家伙,我是真看不明白。若是换成了我,就是大屠杀,把倭寇杀光了,岛子不就是咱们的,哪用这么麻烦!”

 “所以本王不敢让你老兄去倭岛折腾啊。”

 张恪笑道:“倭岛毕竟是几百万人口,光是杀戮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陈民情这是釜底薪,温水煮青蛙。海外屯田是一步步来,三分之一的田地,足够安置五十万的百姓了。而台湾岛那边,刚刚开发,山中有瘴气,虫蛇众多,百姓贸然迁移过去,水土不服,会死人的。让倭寇在前面开发,我们在后面捡便宜,什么时候倭寇死光了,田地自然是我们的,这一手深得我心,深得我心啊!”

 于伟良眨巴眨巴眼睛,他是真没有想到还有这么多弯弯绕,杀人不过瘾,还要把人家彻底榨干了,在一脚踹开,真,真…想了半天,憋出一句话:“真黑啊!”

 “一般一般。”张恪得意笑道:“能从倭国手里抢下九州岛就算不错了,毕竟倭岛也不算富饶,下一步就是南下,于兄,我想让你领军,不知道老兄想不想开疆拓土,为国立功啊?”

 “早就想了!”于伟良眼前一亮,笑道:“自从建奴被灭了,我就愁啊,这往后要是没仗打了,可不就浪费一生了。没人的时候,都盼着野猪皮突然活过来了,接着打仗,总比闲着好啊!”

 “这回老兄闲不下来,想打仗啊,这辈子有的是仗。”

 …

 就在张恪磨刀霍霍的时候,一直期盼的一项任命却迟迟没有下来。

 对海外用兵和国内全然不同,从倭岛,到琉球,再到台湾南洋,漫漫海疆,再也不是大军决战,而是要分散成无数战场,海陆并举,十分繁琐。因此张恪提议朝廷设置总督,一方面能主持海上大局,再有能指派沿海的省份,提供物资人员策应。

 本来是十拿九稳的事情,却被内阁阻挠了,原因很简单,就是张恪提议的人选是辽东经略崔呈秀。

 开玩笑,阉余孽,焉能任用!

 新近的诸位阁臣拒绝拟票,还唆使手下言官,弹劾张恪包庇阉,不遵圣旨,要让张恪回京受审。

 消息传到了天津,刚刚赶过来的崔呈秀一脸委屈,对张恪说道:“王爷,下官本想着替王爷分忧解难,无奈朝臣不容,这个总督下官是做不了了…呜呜呜…”

 “老崔,别跟本王装相,我告诉你,这个总督还非你莫属。”张恪当然知道崔呈秀的人品,可是他听话,官职又够高,还熟悉大明官场,做过兵部尚书,善于组织协调,能力和格局都够。

 整个张恪的部下之中,除了崔呈秀,还真没人合适。

 其实崔呈秀也是故意试探,见张恪真心支持他,顿时面,可是又忧心道:“王爷,朝廷要是不答应,我就没法调动闽浙,广东一带的粮饷兵源,想要和荷兰的红夷争锋,是难上加难啊!”(未完待续。。)  M.iGMxS.COm
上章 辽东钉子户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