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探红楼(30)论证发行了《120
根据下列资料,笔者推断出,当曹雪芹死后,发行了《程乙本》;在出售它的过程中,曹頫接着对《程乙本》进行了最后的修改,编写出《120回红楼梦》的定稿版本,现简称《120回红楼梦定本》。
1)《蒙府本》的“后40回”与《程乙本》不同,它和《程甲本》的“后40回”共一个祖本,即《120回红楼梦定本》[1];
2)《蒙府本》的猥词修改(第9、24、46、65回等)不同于《杨藏本》、更不同于《甲辰本》和《程甲本》,因为它来自《120回红楼梦定本》[2];《戚序本》的猥词修改基本上相同于《蒙府本》,是因为它是根据《蒙府本》伪造的[9];而《蒙府本》是照抄了《120回红楼梦定本》上的大部分文明词;
3)《舒序本》、《列藏本》和《蒙府本》上的高水平异文都来源于《120回红楼梦定本》[4、5];
4)在第38、53回的《程乙本》上没有“在《丙子本》(庚)上不能删除”的内容和句子,原因是在《程乙本》的誊写时,抄漏了这些内容和句子;曹雪芹死后,曹頫对《程乙本》誊清稿作第二次修改时发现了遗漏并进行了补抄,以致在《程乙本》的生成稿上出现《丙子本》(庚)的词句[3]。
本文专门论证《120回红楼梦定本》的确存在,只可惜至今尚未发现。
1)第116回
首先需要举出实例,说明由《程乙本》修改成《120回红楼梦定本》时,不是每个回目都进行了大的改动。有的回目的修改不多,甚至未进行修改。例如第82、89、98、116回,改动很少。
下面是第116回的《程乙本》和《蒙府本》相同的部分。为了节省篇幅,把两者书写在一起。[[他]]和[[丛]]是《程乙本》上的文字,(是)和(竹)是《蒙府本》上面的,这么三大段内容中,两者只改动了两个字。(是)属于《蒙府本》的误抄;[[丛]]属《程乙本》的误抄。
岂知身后说话的并非别人,却是晴雯。宝玉一见,悲喜

集,便说:“我一个人走

了道儿,遇见仇人,我要逃回,却不见你们一人跟着我。如今好了,晴雯姐姐,快快的带我回家去罢!”晴雯道:“侍者不必多疑。我非晴雯,我是奉妃子之命,特来请你一会,并不难为你。”宝玉

腹狐疑,只得问道:“姐姐说是妃子叫我,那妃子究是何人?”晴雯道:“此时不必问,到了那里自然知道。”宝玉没法,只得跟着走。细看那人背后举动,恰是晴雯,“那面目声音是不错的了,怎么他说不是?我此时心里模糊,且别管他,到了那边,见了妃子,就有不是,那时再求[[他]](是)。到底女人的心肠是慈悲的,必定恕我冒失。”正想着,不多时到了一个所在,只见殿宇精致,彩

辉煌,庭中一丛翠[[丛]](竹),户外数本苍松。廊檐下立着几个侍女都是宫妆打扮,见了宝玉进来,便悄悄的说道:“这就是神瑛侍者么?”引着宝玉的说道:“就是,你快进去通报罢。”
有一侍女笑着招手,宝玉便跟着进去。过了几层房舍,见一正房,珠帘高挂。那侍女说:“站着候旨。”宝玉听了,也不敢则声,只好在外等着。那侍女进去不多时,出来说:“请侍者参见。”又有一人卷起珠帘。只见一女子头戴花冠,身穿绣服,端坐在内。宝玉略一抬头,见是黛玉的形容,便不

的说道:“妹妹在这里,叫我好想!”那帘外的侍女悄叱道:“这侍者无礼,快快出去!”话犹未了,又见一个侍儿将珠帘放下。宝玉此时

待进去又不敢,要走又不舍,待要问明,见那些侍女并不认得,又被驱逐,无奈出来。心想要问晴雯,回头四顾,并不见有晴雯。心下狐疑,只得怏怏出来,又无人引着。正

找原路而去,却又找不出旧路了。
正在为难,见凤姐站在一所房檐下招手儿。宝玉看见,喜欢道:“可好了,原来回到自己家里了。怎么一时


如此?”急奔前来说:“姐姐在这里么?我被这些人捉弄到这个分儿,林妹妹又不肯见我,不知是何原故?”说着,走到凤姐站的地方,细看起来,并不是凤姐,原来却是贾蓉的前

秦氏。宝玉只得立住脚,要问凤姐姐在那里。那秦氏也不答言,竟自往屋里去了。宝玉恍恍惚惚的,又不敢跟进去,只得呆呆的站着,叹道:“我今儿得了什么不是,众人都不理我!”便痛哭起来。见有几个黄巾力士执鞭赶来,说道:“何处男人,敢闯入我们这天仙福地来!快走出去!”宝玉听得,不敢言语。正要寻路出来,远远望见一群女子,说笑前来。宝玉看时,又象是


等一干人走来,心里喜欢,叫道:“我

住在这里,你们快来救我!”正嚷着,后面力士赶来,宝玉急得往前

跑。忽见那一群女子都变作鬼怪形象,也来追扑。
2)第83回《杨藏本》为改动很少的《程乙本》誊清稿。下面的

方括号【】黑体字表示它们在《杨藏本》中属于新添加的文字。
《程乙本》的相应部分是:
黛玉听了,大叫一声道:“这里住不得了。”一手指着窗外,两眼反

上去。【原来黛玉住在大观园中,虽靠着贾母疼爱,然在别人身上,凡事终是寸步留心。听见窗外老婆子这样骂着,在别人呢,一句是贴不上的,竟象专骂着自己的。自思一个千金小姐,只因没了爹娘,不知何人指使这老婆子来这般辱骂,那里委屈得来,因此肝肠崩裂,哭晕去了】。紫鹃只是哭叫:“姑娘怎么样了,快醒转来罢。”探

也叫了一回。半晌,黛玉回过这口气,还说不出话来,那只手仍向窗外指着。
探

会意,开门出去,看见老婆子手中拿着拐

赶着一个不干不净的

丫头道:“我是为照管这园中的花果树木来到这里,你作什么来了!等我家去打你一个知道。这丫头扭着头,把一个指头探在嘴里,瞅着老婆子笑。探

骂道:“你们这些人如今越发没了王法了,这里是你骂人的地方儿吗!”老婆子见是探

,连忙陪着笑脸儿说道:“刚才是我的外孙女儿,看见我来了他就跟了来。我怕他闹,所以才吆喝他回去,那里敢在这里骂人呢。”探

道:“不用多说了,快给我都出去。这里林姑娘身上不大好,还不快去么。”老婆子答应了几个“是”,说着一扭身去了。那丫头也就跑了。
**:《蒙府本》的相应部分如下,它是以《程乙本》为底本,进行修改得来。灰色双方括号黑体字[[凡事]]是涂抹掉的文字,圆括号黑体字(我)是新加的旁改字。

方括号黑体字【原来黛玉---】表示它们在《杨藏本》中是属于“旁加字”
黛玉听了,大叫一声道:“这里住不得了。”一手指着窗外,两眼反

上去。【原来黛玉住在大观园中,虽靠着贾母疼爱,然在别人身上,[[凡事]]终是寸步留心。听见窗外老婆子这样骂着,在别人呢,一句是贴不上的,竟象专骂着自己的(意思)。[[自思]]一个千金小姐,只因没了爹娘,不知何人指使这老婆子来这般辱骂,那里委屈得来,因此肝肠崩裂,哭晕去了】。紫鹃只是哭叫:“姑娘怎么样了,快醒转来罢。”探

也叫了一回。半晌,黛玉回过这口气,还说不出话来,那只手仍向窗外指着。
探

会意,开门出去,看见老婆子手中拿着拐

赶着一个不干不净的

丫头道:“我是为照管这园中的花果树木来到这里,你作什么来了!等我(回)家去打你一个知道。这丫头扭着头,把一个指头探在嘴里,瞅着老婆子笑。探

骂道:“你们这些人如今越发没了王法了,这里是你骂人的地方儿吗!”老婆子见是探

,连忙陪着笑脸儿说道:“刚才是我的外孙女儿,看见我来了他就跟了(我)来。我怕他闹,所以才吆喝他回去,那里敢在这里骂人呢。”探

道:“不用多说了,快[[给]](与)我都出去。这里林姑娘身上不大好,还不快去么。”老婆子答应了几个“是”,说着一扭身去了。那丫头也就跑了。
**:由上面可以看出:获得《蒙府本》的第83回时,连在《杨藏本》中的“旁加字”也进行了修改;足以证明:第83回的《蒙府本》的生成时间位于《程乙本》之后,属于《120回红楼梦定本》的回目。
3)第92回:
为了节省篇幅,将《程乙本》和《蒙府本》合并,成为《蒙府本》的生成稿,底本是《程乙本》。
因又笑说道:“几年间,门子也会钻了,由知府推升转了御史,不过几年(间),升了吏部侍郎,(署)兵部尚书。为着一件事降了三级,如今又要升了。”冯紫英道:“人世的荣枯,仕途的得失,总属难定。”贾政道:“[[天下事都是一个样的理哟。比如方才那珠子,那颗大的就象有福气的人似的,那些小的都托赖着他的灵气护庇着。要是那大的没有了,那些小的也就没有收揽了。就象人家儿当头人有了事,骨

也都分离了,亲戚也都零落了,就是好朋友也都散了。转瞬荣枯,真似

云秋叶一般。你想做官有什么趣儿呢!]](“像雨村算便宜的了。还有我们差不多的人家就是甄家,从前一样功勋,一样的世袭,一样的起居,我们也是时常往来。不多几年,他们进京来差人到我这里请安,还很热闹。一回儿抄了原籍的家财,至今杳无音信,不知他近况若何,心下也着实惦记。)”[[贾赦道:“什么珠子?”贾政同冯紫英又说了一遍给贾赦听。[看了这样,你想做官的怕不怕?]”]]贾赦道:“咱们家是最没有事的。”
**:上面涂抹掉的文字是《程乙本》的;圆括号旁改字是《蒙府本》新增的。可以看出:对《程乙本》又作了大量的改动,才获得《蒙府本》。会不会反过来,通过大量修改《蒙府本》后得到《程乙本》呢?不会,因为删除的内容是:[[天下事都是一个样的理哟。比如方才那珠子,那颗大的就象有福气的人似的,那些小的都托赖着他的灵气护庇着。要是那大的没有了,那些小的也就没有收揽了。就象人家儿当头人有了事,骨

也都分离了,亲戚也都零落了,就是好朋友也都散了。转瞬荣枯,真似

云秋叶一般。你想做官有什么趣儿呢!]];这是对朝政进行议论,很容易被人歪曲是攻击当政。就像曹雪芹在第63回删去“贾宝玉把芳官改名叫“雄奴”和“耶律雄奴”等”四页文字[6]一样,像“转瞬荣枯,真似

云秋叶一般。你想做官有什么趣儿呢!”等话会招来麻烦,影响他们出售手抄本,减少他们的创收[7];所以,只可能从小说中剔除掉,进而证实《蒙府本》的“后40回”是修改《程乙本》“后40回”得来。
4)第120回:
《程乙本》是:
原来袭人模糊听见说宝玉若不回来,便【要】打发屋里的人都出去,一急越发不好了。到大夫瞧后,秋纹给他煎药,他各自一人躺着,神魂未定,好象宝玉在他面前,恍惚又象是见个和尚,手里拿着一本册子揭着看,还说道:【“你不是我的人,

后自然有人家儿的。”】袭人似要和他说话,秋纹走来说:“药好了,姐姐吃罢。”袭人睁眼一瞧,知是个梦,也不告诉人。吃了药,便自己细细的想:“宝玉必是跟了和尚去。上回他要拿玉出去,便是要

身的样子。被我揪住,看他竟不象往常,把我混推混搡的,一点情意都没有。后来待二


更生厌烦,在别的妹妹跟前,也是没有一点情意:这就是悟道的样子。但是你悟了道,抛了二


怎么好?我是太太派我服侍你,虽是月钱照着那样的分例,其实我究竟没有在老爷太太跟前回明,就算了你的屋里人。若是老爷太太打发我出去,我若死守着,又叫人笑话;若是我出去,心想宝玉待我的情分,实在不忍。”左思右想,万分难处。想到刚才的梦,【“说我是别人的人,那倒】不如死了干净。”岂知吃药【以】后,心痛减了好些,也难躺着,只好勉强【支】持。
过了几

,起来服侍宝钗。宝钗想念宝玉,暗中垂泪,自叹命苦。又知他母亲打算给哥哥赎罪,【很】费张罗,不能不帮着打算。暂且不表。
……
一

,行到【陵】驿地方,那天乍寒,下雪,泊在一个清静去处。贾政打发众人上岸投帖辞谢朋友,总说即刻开船,都不敢劳动。船上只留一个小厮伺候,自己在船中写家书,先要打发人起早到家。写到宝玉的事,便停笔。抬头忽见船头上微微的雪影里面一个人,光着头,赤着脚,身上披着一领大红猩猩毡的斗篷,向贾政倒身下拜。贾政尚未认清,急忙出船,

待扶住问他是谁。那人已拜了四拜,站起来打了个问讯。贾政才要还揖,

面一看,不是别人,却是宝玉。贾政吃一大惊,忙问道:“可是宝玉么?”那人只不言语,似喜似悲。贾政又问道:“你若是宝玉,如何这样打扮,跑到这里【来】?”
《蒙府本》的相应部分是:
原来袭人模糊听见说,宝玉若不回来,便【是】打发屋里的人都出去,一急越发不好了。到大夫瞧后,秋纹给他煎药,他各自一人躺着,神魂未定,好象宝玉在他面前,恍惚又像是见个和尚,手里拿着一本册子揭着看,还说道:【”你别错了主意,我是不认识得你们的了。”】袭人似要和他说话,秋纹走来说:“药好了,姐姐吃罢。”袭人睁眼一瞧,知是个梦,也不告诉人。吃了药,便自己细细的想:“宝玉必是跟了和尚去。上回他要拿玉出去,便是要

身的样子。被我揪住,看他竟不象往常,把我混推混搡的,一点情意都没有。后来待二


更生厌烦,在别的妹妹跟前,也是没有一点情意:这就是悟道的样子。但是你悟了道,抛了二


怎么好?我是太太派我服侍你,虽是月钱照着那样的分例,其实我究竟没有在老爷太太跟前回明,就算了你的屋里人。若是老爷太太打发我出去,我若死守着,又叫人笑话;若是我出去,心想宝玉待我的情分,实在不忍。”左思右想,万分难处。想到刚才的梦,【好像和我无缘的话,到】不如死了干净。”岂知吃药【已】后,心痛减了好些,也难躺着,只好勉强【扶】持。
过了几

,起来服侍宝钗。宝钗想念宝玉,暗中垂泪,自叹命苦。又知他母亲打算给哥哥赎罪,【狠】费张罗,不能不帮着打算。暂且不表。
……
一

,行到【昆陆】驿地方,那天乍寒,下雪,泊在一个清静去处。贾政打发众人上岸投帖辞谢朋友,总说即刻开船,都不敢劳动。船上只留一个小厮伺候,自己在船中写家书,先要打发人起早到家。写到宝玉的事,便停笔。抬头忽见船头上微微的雪影里面一个人,光着头,赤着脚,身上披着一领大红猩猩毡的斗篷,向贾政倒身下拜。贾政尚未认清,急忙出船,

待扶住问他是谁。那人已拜了四拜,站起来打了个问讯。贾政才要还揖,

面一看,不是别人,却是宝玉。贾政吃一大惊,忙问道:“可是宝玉么?”那人只不言语,似喜似悲。贾政又问道:“你若是宝玉,如何这样打扮,跑到这里【】?”
**:【】表示出《蒙府本》同《程乙本》之间的差异。修改也比较多。《蒙府本》中把“【陵】驿地”改成“【昆陆】驿地”,这种专用名词的改变动只有曹家人才觉得需要做。
5)第97回:下面是《蒙府本》的生成稿。其中【【】】黑体字代表在《杨藏本》上是附加页的内容。
因又改说道:“况且我们在这里守着病人,身上也不洁净。林姑娘还有气儿呢,不时的叫我(呢)。”李纨在旁解说道:“当真的,林姑娘和这丫头也是前世的缘法儿。倒是雪雁是他南边带来的,他倒不理会;惟有紫鹃,我看他两个一时也离不开。”林之孝家的头里听了紫鹃的话,未免不受用,被李纨这[[一番话]](番一说),却也没[[有说的了]](的说)。又见紫鹃哭[[的]](得)泪人一般。【【只好瞅着他微微的笑,因又说道:“紫鹃姑娘这些闲话倒不要紧,只是你却说得,我可怎么回老太太呢?况且这话是告诉得二


的吗?”正说着,平儿擦着眼泪出来道:“告诉二


什么事?”林之孝家的将方才的话说了一遍。平儿低了一回头,说:“这么着罢,就叫雪雁姑娘去罢。”李纨道:“他使得吗?”平儿走到李纨耳边说了几句,李纨点点头儿道:“既是这么着,就叫雪雁过去也是一样的。”林之孝家的因问平儿道:“雪姑娘使得吗?”平儿道:“使得,都是一样。”林家的道:“那么[[着]],姑娘就快叫雪姑娘跟了我去。我先回了老太太和二


道。[[这]]可是[[大]]太


和姑娘的主意,回来姑娘再各自回二


去。”李纨道:“是了,你这么大年纪,连这么点子事还不耽呢。”林家的笑道:“不是不耽:头一宗,这件事,老太太和二


办[[事]]的,我们都不能[[很]]狠明白;再者,又有大


和平姑娘呢。”说着,平儿巳叫了雪雁出来。原来雪雁因这几

[[[黛玉]]]嫌他“小孩子家懂得什么”,便也把心冷淡了,况且听是老太太和二


叫,也不敢不去,连忙收拾了头。】】平儿叫他换了新鲜衣服,跟着林家的去了。
**:《蒙府本》对属于《杨藏本》上的附加页的内容也做了进一步的修改。尤其是值得注意到是:删去“黛玉”,即:[[[黛玉]]],只有曹家人才敢这么做。从内容合理性看,说:原来雪雁因这几

黛玉嫌他“小孩子家懂得什么”——不合理,林黛玉那能只“这几

嫌他”呢?
最后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不说:只有《蒙府本》“后40回”才是《120回红楼梦定本》呢?判断《蒙府本》不是《红楼梦》的最终定本,而是伪本,主要是根据它的“前80回”如果也像它的“后40回”那样,其修改的底本是《程乙本》就好了;可惜的是《蒙府本》的“前80回”的大部分章回是在《丙子本》(庚)上,按照《120回红楼梦定本》替换和去除猥词以及抄写脂批,尤其是65个回目的“回前批”和73个回目的“回末总评”,因此断定《蒙府本》是以《丙子本》(庚)为底本进行伪造的[1、2];而它的“后40回”则是照抄“120回定本”得来。
上面文本的讨论同样也论证了,存在由《程乙本》修改成《120回红楼梦定本》的文本关系。所以《杨藏本》中记录了下列四种版本之间的文本关系:
《丙子本》(大字本)→《甲辰本》→《程乙本》→《120回红楼梦定本》
结论:在“后40回”中,还可以举出许多如上的实例,来说明在《程乙本》之后还有一个最终修改成的定稿版本,即《120回红楼梦定本》。它的“后40回”被伪本《蒙府本》原封不动地照抄了下来;与此同时,还照抄了《120回红楼梦定本》中65个回目的回前批和73个回末总评。这是伪造《蒙府本》的古人对《红楼梦》的最大贡献,其价值超过《程甲本》;因为《程甲本》是由《甲辰本》、《“定本后40回”的残缺本》、《杨藏本》和《程乙本》四个版本,通过高鹗编辑而成[8]。
所以,在《红楼梦》版本中,的确存在《丙子本》(大字本)→《甲辰本》→《程乙本》→《120回红楼梦定本》的文本关系。
相关资料(检索互联网)
[1]安晓玲:新探红楼(15):《蒙府本》的由来
[2]安晓玲:新探红楼(23):“蒙府本”是古代伪本
[3]安晓玲:新探红楼(88):对《杨藏本》第53回的分析
[4]安晓玲:新探红楼(24):“列藏本”也是古代伪本
[5]安晓玲:新探红楼(27):“舒序本”是古代人的伪造的
[6]安晓玲:二探红楼(1):曹雪芹不想反清
[7]安晓玲:新探红楼(55):《红楼梦》推广策略的探讨
[8]安晓玲:新探红楼(79):目前的《程甲本》不是真本
[9]安晓玲:新探红楼(12):《戚序本》是伪造品(一)、(二)、(三)
M.Igm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