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韬《太公兵法》
已完结
作者:姜尚 阅览:771534
《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素书》,旧题周初太公望(即吕尚、姜子牙)所著,普遍认为是后人依托,作者已不可考。现在一般认为此书成于战国时代。全书以太公与文王、武王对话的方式编成。 《六韬》是一部集先秦军事思想之大成的著作,对后代的军事思想有很大的影响,被誉为是兵家权谋类的始祖。司马迁《史记·齐太公世家》称:“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北宋神宗元丰年间,《六韬》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为武学必读之书。《六韬》在16世纪传入日本,18世纪传入欧洲,现今已翻译成日、法、朝、越、英、俄等多种文字。
-
飞龙全传
已完结
作者:吴璿 阅览:770836
《飞龙全传》是清朝人吴璿著的一本小说。《飞龙全传》全书共六十回,主要内容却是赵匡胤当皇帝之前的青年时期的发迹经历,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市井豪侠的有血有肉的形象。在他身上,作者凝聚了市民阶层所认同的理想人物的多种品格:他大胆粗豪,敢作敢当,扶弱诛强,行侠仗义,忠信重义,一诺千金。这一形象具有强烈的民间文艺的气息,与水浒英雄的形象是一脉相承的。
-
墨子
已完结
作者:佚名 阅览:766380
《墨子》是阐述墨家思想的著作,原有71篇,现存53篇,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后学记录、整理、编纂而成。《墨子》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记载墨子言行,阐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了前期墨家的思想;另一部分《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等6篇,一般称作墨辩或墨经,着重阐述墨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
-
说苑
已完结
作者:刘向 阅览:762562
《说苑》,又名《新苑》,古代杂史小说集。刘向编。成书于鸿泰四年(前17)。原20卷,78。按各类记述春秋战国至汉代的遗闻轶事,每类之前列总说:事后加按语。其中以记述诸子言行为主,不少篇章中有关于治国安民、家国兴亡的哲理格言。主要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思想、政治理想以及伦理观念。
-
孝经
已完结
作者:孔丘 阅览:757339
《孝经》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传说是孔子自作,但南宋时已有人怀疑是出于后人附会。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指出,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成书于秦汉之际。自西汉至魏晋南北朝,注解者及百家。现在流行的版本是唐玄宗李隆基注,宋代邢昺疏。全书共分18章。
-
三略
已完结
作者:黄石公 阅览:751362
《三略》原称《黄石公三略》,是著名的古代汉族军事著作,属于道家兵书,与《六韬》齐名。此书侧重于从政治策略上阐明治国用兵的道理,不同于其他兵书。它是一部糅合了诸子各家的某些思想,专论战略的兵书。南宋晁公武称其:“论用兵机之妙、严明之决,军可以死易生,国可以存易亡。”北宋神宗元丰年间被当时武学必读书《武经七书》编入。目前,该书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将领必读的书籍之一。
-
金云翘传
已完结
作者:青心才人 阅览:751166
《金云翘传》原本为中国章回小说,又名《双奇梦》。全书4卷20回,署名青心才人编次,成书于顺治、康熙年间。,《金云翘传》(越南语:KimVânKin)用六八体诗写成,分12卷,共3254行。主要叙述王翠翘一生坎坷的生活遭遇。她出身名门、才貌出众,与书生金重私订终身。金重奔丧期间,她为救遭诬陷入狱的父亲而卖身,不料被骗沦落青楼。后被草莽英雄徐海所救,并帮助雪耻。徐海被杀后她投江遇救,最后和会试高中的金重团圆。长诗控诉了腐朽的封建制度对人民的残害,歌颂了争取自由和爱情的行为,寄托了人民的美好理想。
-
清平山堂话本
已完结
作者:洪楩 阅览:743210
古代小说家话本集﹐明代洪楩编印﹐原名《六十家小说》﹐分为《雨窗》﹑《长灯》﹑《随航》﹑《欹枕》﹑《解闲》﹑《醒梦》6集﹐每集10篇。大约刻印於嘉靖二十年至三十年间。现存《雨窗》﹑《欹枕》两集的残本﹐仅12篇﹔又残本3册﹐书名不详﹐存15篇﹐藏日本内阁文库。共计27篇﹐影印本合为一书﹐题作《清平山堂话本》。另有《翡翠轩》﹑《梅杏争春》两篇﹐只存残页。
-
生花梦
已完结
作者:古吴娥川 阅览:741741
生花梦书中第一回有一入话,述康熙九年(1670)苏州吴江县耿村魏二、许十一官与殷胜姐、顾一姐的婚姻事,并云“最切近的新闻”,据此可知序中所署“癸丑”当为康熙十二年(1673)。序云:其书“笔墨之妙,曲折变幻”,“几于梦笔生花”。“何花非梦,何梦非花,请颜之曰《生花梦》。”是为书名的由来。娥川主人尚有小说《无世匹》、《炎凉岸》。
-
孙膑兵法
已完结
作者:孙膑 阅览:734419
《孙膑兵法》是中国古代的著名兵书,也是《孙子兵法》后“孙子学派”的又一力作。《孙膑兵法》古称《齐孙子》,作者为孙膑,传说他是孙武的后代,在战国时期生于齐国阿、鄄之间(今山东阳谷、鄄城一带),曾和庞涓一块儿学习兵法。
-
梁书
已完结
作者:姚思廉 阅览:731803
《梁书》包含本纪六卷、列传五十卷,无表、无志。它主要记述了南朝萧齐末年的政治和萧梁皇朝(502—557年)五十余年的史事。其中有二十六卷的后论署为“陈吏部尚书姚察曰”,说明这些卷是出于姚察之手,这几乎占了《梁书》的半数。姚思廉撰《梁书》,除了继承他父亲的遗稿以外,还参考、吸取了梁、陈、隋历朝史家编撰梁史的成果。该书特点之一为引用文以外的部份不以当时流行的骈体文,而以散文书写。
-
海国舂秋
已完结
作者:汪寄 阅览:731553
叙述韩速、闾丘仲卿二人在海国建功立业五十年,而两宋兴衰已三百年的故事。本书结构新颖,故事曲折。主要反映的是,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不满后周的没落,秘密组织力量,利用陈桥兵变自立为皇帝,迫使后周恭帝逊位,夺取了王位。赵匡胤此举,遭到了一些旧臣的激烈反对,但这些反对最后均告失败。旧臣子弟闾仲卿与韩速,为复周救国,前往南唐等国游说起兵复周,也未成就。两人失意后误入希夷老祖的仙山洞府,在希夷老祖的神力安排下,他们睡于洞中石上。睡梦中二人分别流落进入了东海诸岛。由于二人才华出众,武艺绝伦,闾促卿在浮石国施政有方,最后被封为武侯大将军,成了双龙岛主;韩速在浮金国护国得力,最后被封为冠军,成了天印岛主。两人战胜了两国佞臣的各种阴谋,巧妙地解决了两国的军事争端,直辖市了两国的政治关系,使两国重修于好。而他二人也于梦中实现了他们在复周斗争中未能实现的政治抱负,得到了安慰。
-
文昌孝经
已完结
作者:佚名 阅览:726948
《文昌孝经》是道家从自身的自然宇宙观出发,指出人的自然生命承载体的可贵,父母生育子女受尽辛苦,养育子女耗尽心血,子女应该体恤孝敬父母,并以此道推己及人,由此不但保全自身天性,还可以获得上天赐福科举成功,乃至证果得道,是一部很具有道家特色的弘扬孝道的典籍。
-
高士传
已完结
作者:皇甫谧 阅览:715979
皇甫谧著一本高士传,朝那(今甘肃省灵台县朝那镇)人,青年时代,即勤于学习,以著述为务,对经史各家均有研究,著有《帝王世纪》、《高士传》、《逸士传》、《列女传》、《玄晏春秋》等,表现了他在文、史方面的才华。现存的《高士传》分上、中、下三卷,采尧、舜、夏、商、周、秦、汉、魏古今八代之士,立91传,其中《长沮桀溺》、《鲁二徵士》一传记2人,《四皓》一传记4人,共记96人。
-
醒梦骈言
已完结
作者:守朴翁 阅览:712345
醒梦骈言又名《醒世奇言》,全书十二回,有清代刊本。书署“守朴翁编次”,然其真实姓名与生平事迹皆无可考。书中每回演写一个故事,这些故事均可在《聊斋志异》中找到对应篇目。可以说本书是一部根据《聊斋志异》原本改写的《白话聊斋》。书中故事都是写下层社会生活的,具有浓厚的平民文学色彩。全书各篇故事结构完整,文笔流畅,语言通俗,清新可读,堪称清代话本小说中的佳作。
-
施公案
已完结
作者:佚名 阅览:711973
小说的中心人物施仕纶,实即康熙年间施世纶,字文贤,清汉军镶黄旗人,曾任扬州、江宁知府、漕运总督等官,著有《南堂集》,《清史稿》有传。小说《序》称“采其实事数十条,表而出之,使天下后世知施公之为人,且使为官者知以施公为法也”。但书中许多公案题材和情节,大都出于虚构。
-
窦娥冤
已完结
作者:关汉卿 阅览:707810
窦天章因为欠蔡婆婆高利贷,无钱归还,将小女端云给蔡家当童养媳。蔡婆婆给窦天章盘缠赴京赶考。窦娥与丈夫生活不久后,丈夫暴病去世,窦娥与婆婆二人守寡在家。一日,蔡婆婆向赛卢医讨债时,险被无钱归还的赛卢医杀害,巧被路过的张驴儿与其父撞破此事。张驴儿借口救命之恩,在蔡婆婆家住,贪图窦娥美貌,要求与其父一同入赘蔡家。窦娥守节不肯,张驴儿就下毒计,从赛卢医处买得砒霜,下到窦娥为蔡婆婆做的羊肚汤中,欲要毒死蔡婆婆,胁迫窦娥改嫁。正巧蔡婆婆作呕,吃不下,反毒死了自家老子。张驴儿要挟不成,诬告窦娥。贪官欲屈打成招,窦娥不招。而后要挟要打蔡婆婆,窦娥只好招认。处死前,窦娥许下三桩誓愿——血溅白绫,六月飘雪,大旱三年以证明其冤屈。皆应验。窦天章科举得中,三年后任廉访使至楚州,见窦娥鬼魂出现,于是重审此案,为窦娥申冤。
-
粉妆楼
已完结
作者:罗贯中 阅览:699718
粉妆楼为《说唐后传》续书之一。小说叙唐代开国功臣罗成的后代罗增、罗琨、罗灿父子等受奸相沈谦无端陷害,被迫聚义鸡爪山,共同将兵伐罪,诛灭沈谦奸党,扶助大唐天子重振朝纲的故事。小说结构复杂,头绪纷繁,以忠奸斗争为主线,揭露封建社会上层官僚结党营私、迫害忠良的罪恶,歌颂了除暴安良、扶弱济困的正义行为;同时交织罗成后代罗琨、罗灿及柏玉霜、程玉梅、祁巧云、马金定等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故事。 小说情节跌宕生姿、颇能引人入胜,人物形象生动鲜明。风格朴实粗犷,语言明白晓畅。
-
三遂平妖传
已完结
作者:罗贯中 阅览:690384
《三遂平妖传》是中国小说史上第一部长篇神魔小说,可谓神魔小说这一影响巨大的小说流派的先声。作者为罗贯中。小说讲述的中心事件,是宋代的王则起义,罗贯中根据历史事实的民间传说、以及市井流传的话本进行整理,编成《三遂平妖传》。到了万历年间,著名的通俗文学家冯梦龙从长安城购得罗贯中的二十回本,亲自改编增补,广泛吸收民间的妖异故事,以丰富小说的内容,编成《新平妖传》。
-
搜神记/干宝
已完结
作者:干宝 阅览:685550
《搜神记》是一部记录古代民间传说中神奇怪异故事的小说集,作者是东晋的史学家干宝。其中的大部分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人民的思想感情。它是集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之大成的著作,搜集了古代的神异故事共四百一十多篇,开创了我国古代神话小说的先河。
-
快士传
已完结
作者:徐述夔 阅览:675369
全书十六卷,即十六回,有清代刊本,书署“五色石主人编”。作者即《五色石》、《八洞天》的作者徐述夔(1701?一1763?)。徐述夔,原名庚雅,字孝文,江苏东台人,乾隆年间中过举人,后官知县。他因其所著《一柱楼诗》等书中,多有怀念前明、诋毁满清之语,故酿成诗案文字狱,在死后遭剖棺戮尸之祸,其生平所著亦遭禁毁。本书写主人公书生董闻的遭遇,有文字狱之祸,竟与作者自己后来的灾祸暗合,可谓奇事。书中写出了科举落榜文人的种种心态,表现出作者的一定胆识。同时,本书情节复杂,结构严谨,语言也较流畅,堪称佳作。
-
-
荆钗记
已完结
作者:柯丹邱 阅览:657530
荆钗记,南戏剧本,作者不详,一说是元人柯丹邱所著,王国维却考定作者为明太祖第十七子宁王朱权。《荆钗记》、《刘智远》、《拜月亭》、《杀狗记》、《琵琶记》号称五大传奇。《荆钗记》全剧四十八出,叙述王十朋、钱玉莲的故事,内容豊富,但结构及描写不佳。钱玉莲拒绝巨富孙汝权的求婚,宁肯嫁给以“荆钗”为聘的温州穷书生王十朋。后来王十朋中了状元,因拒绝万俟丞相逼婚,被派往荒僻的地方任职。孙汝权暗自更改王十朋的家书为“休书”,哄骗玉莲上当﹔钱玉莲的后母也逼她改嫁,玉莲不从,投河自尽,幸遇救。经过种种曲折,王、钱二人终于团圆。徐渭的《南词叙录》说,《王十朋荆钗记》有两个版本,一本是宋元间无名氏,另一是明初李景云作。历史上王十朋确有其人,南宋名臣,官至龙图阁学士。千古名联“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即出自其手。《荆钗记》虽是用了他的名字,但剧中情节却与他的生平大不相同。
-
海公大红袍传
已完结
作者:佚名 阅览:653993
海公大红袍传讲述了这位无私无畏的清官海瑞审案的故事。内容大多是民间流传的故事,即所谓“好事者以耳目所睹记”,不足以将其作为研究海瑞的史料,因为小说中海瑞所审的案件与史料记载无一相同,显见作者是想以海瑞这个明朝当代的清官,赋予那个时代普通民众希望政治清明的良好愿望。
-
好逑传
已完结
作者:名教中人 阅览:653245
在十八世纪、十九世纪的欧洲,如果你问一位学者或作家,他所了解的中国最优秀的小说是哪一部,那么,他一定会告诉你,是《好逑传》。《好逑传》,清代长篇小说,又名《侠义风月传》,题“名教中人编次”,坊本亦名《第二才子好逑传》,4卷18回。《好逑传》的书名取自《诗经》第一篇《国风·关雎》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之意。全书十八回讲述的是铁中玉和水冰心的爱情故事。二个在患难相助之中,互通情愫,却又谨守礼义大防,最终御赐婚姻,终成“好逑”。清刊本题为“名教中人编次﹐游方外客批评”。著者批者俱不详。此书18世纪传入欧洲﹐有英﹑法﹑德文译本﹐曾得到德国作家歌德的赞赏﹐目前外文译本已达15种以上。 故事梗概《好逑传》叙述御史铁英之子铁中玉“既美且才﹐美而又侠”﹐曾为援救韩愿妻女﹐只身打入大夬侯养闲堂。又有兵部侍郎水居一之女水冰心美貌聪慧﹐多次智胜过学士之子﹐恶霸过其祖仗势逼婚﹐后为铁中玉路遇所救﹐而铁因此遭害致疾﹐冰心则不避嫌疑﹐迎至家中护视﹐彼此相敬。几经曲折后﹐铁中玉得中翰林﹐与冰心成婚。其中水冰心抗婚一段颇为曲折﹐显示了她“临事作为﹐却又有才有胆﹐赛过须眉男子”的性格特色﹐在明清之际诸多才子佳人小说中属于上乘。全书大旨在宣扬“守经从权”之说﹐将纲常名教与青年男女正当交往调合起来﹐使“名教生辉”﹐“以彰风化”﹐因此夹有大段说教。
-
百喻经
已完结
作者:古天竺僧伽斯 阅览:647873
《百喻经》,全称《百句譬喻经》,是古天竺僧伽斯那撰,南朝萧齐天竺三藏法师求那毗地译。《百喻经》称“百喻”,就是指有一百篇譬喻故事,但现存的譬喻故事只有九十八篇;之所以称之为“百”,有两种说法,一就整数而言,二是加上卷首引言和卷尾侮颂共为百则。
-
大清三杰
已完结
作者:徐哲身 阅览:645066
徐哲身所著小说《大清三杰》中曾国藩,左宗棠,彭玉麟是为大清三杰。清后期被誉为“大清三杰”;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他们均未中状元,可其功业足令人们仰止。特别左宗棠其功名不过一举人,可建树之高非状元可比。清咸丰皇帝,对左宗棠落第后有一句勉励之词;“文章报国与建功立业,所执孰多?”。
-
乐府诗集
已完结
作者:郭茂倩 阅览:633118
乐府诗集是继《诗经·风》之后,一部总括我国古代乐府歌辞的著名诗歌总集,由宋代郭茂倩所编。现存100卷,是现存收集乐府歌辞最完备的一部。主要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共5000多首。它搜集广泛,各类有总序,每曲有题解。
-
诗经·大雅
已完结
作者:诗经 阅览:630027
大雅属诗经中的雅诗类。是根据音乐来分类的。是在周初社会景象比较繁荣的时期,适应统治阶级歌颂太平的需要而产生的。只是由于他们主要是统治阶级朝会宴飨时用的,不一定配合舞容歌唱,因此内容由单纯对祖先与神的颂扬,开始对社会生活,主要是对统治阶级生活的描写。
-
断鸿零雁记
已完结
作者:苏曼殊 阅览:624533
《断鸿零雁记》(1912年),被誉为“民国初年第一部成功之作”。作者苏曼殊以第一人称写自己飘零的身世和悲剧性的爱情。为鸳鸯蝴蝶派的小说。主人公三郎幼年倍受欺凌,孤苦伶仃,长大以后又经历了种种坎坷。他东渡日本寻找生母,母子重逢之后,三郎的日本表姐静子爱上了他。静子对三郎一片痴情。母亲和姨母也赞成这门亲事,但三郎犹豫不决。虽然他对静子也有感情,但他不敢再次面对爱情,对静子避而远之。原来,三郎在中国有未婚妻雪梅,雪梅对爱情坚贞不渝,因为三郎之父破产,雪梅之父嫌贫爱富而悔婚。三郎深深地爱着雪梅,受不了这巨大的打击,一气之下出家了。虽然身在佛门,他仍然无法斩断世俗的烦恼:不明身世的困惑、儿女之情的纠缠,于是他下山寻找答案。雪梅因痴恋三郎,资助他东渡寻母,最后,父母逼她改嫁时,绝食身亡以殉情。故事的最后,三郎无法寻找到雪梅的墓地,只有在她故宅凭吊。全书在一片悲痛的气氛中结束,笼罩着一种末世的凄凉、窒息,以及对人的心灵的压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