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少

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少

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

中

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

。少

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则烦而悸。
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

者,胁下硬

,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
若已吐、下、发汗、温针,谵语,柴胡汤证罢,此为坏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三

合病,脉浮大,上关上,但

眠睡,目合则汗。
伤寒六七

,无大热,其人躁烦者,此为

去入

故也。
伤寒三

,三

为尽,三

当受

。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

不受

也。
伤寒三

,少

脉小者,

已也。
少

病,

解时,从寅至辰上。
译文 少

病的主要症候特征,是口苦,咽喉干燥,头目昏眩。
少

感受风

,耳聋听不到声音,眼睛发红,

中

闷而烦躁不安。不可用吐法或下法治疗。如果误用吐法或下法,就会出现心悸不宁及惊恐不安的变证。
外感病,脉象弦细,头痛发热的,是证属少

。少

病不能用发汗法治疗,误发其汗,损伤津

,津伤胃燥,

传

明,就会出现谵语。如果通过治疗,胃气得以调和,就会痊愈;如果胃气不和,就会出现烦躁、心悸的变证。
原患太阳病,没有解除,病

传入少

,出现胁下痞硬


,干呕,不能进食,发热怕冷

替而作,如果没有使用涌吐或攻下法,而见脉沉紧的,可用小柴胡汤治疗。
假如已经使用涌吐、泻下、发汗、温针等治法,柴胡证已解,而见谵语的,这是坏病。应该详审其误治之因,详查演变为何种症候,然后随证选用适当的方法治疗。
太阳、

明、少

三经同时俱病,其脉浮大而弦直,只想睡眠,眼睛闭合就会出汗。
外感病六七天,表热已不显,却见病人躁烦不安的,这是表

传里的缘故。
外感病第三天,

气已传尽三

经,应当传入三

经。此时,如果病人反而能够饮食而不呕吐的,这是

气没有传入三

经。
外感病第三天,病在少

,如果脉象小的,是

气已衰,疾病将要痊愈的征象。
少

病将要解除的时间,多在早晨3时到9时之间。
M.Igm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