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拯救乳房
已完结
作者:毕淑敏 阅览:809368
女性的乳房和生命、美丽联系在一起。乳房代表着不同的现实,文学、绘画、摄影、影视,塑造了理想的乳房。而日益猖獗的乳癌却在无情地催残着无数现代女性的身体和心灵。失去乳房就意味着失去了一切?心理学博士程远青刊出广告,面向社会招募乳腺癌病人,组成心理治疗小组。公务员、老干部、硕士生、下岗女工、白领丽人、妓女……各色人等汇聚一堂,携带着复杂经历和对死亡的恐惧与抗争,在小组内碰撞成长。程远青无法克制好奇,违背纪律,将组员情形向外泄漏。许多隐藏的秘密及隐私一一暴露……小组治疗工作节外生枝、悬念迭出……小组被迫参加电视节目,炒作新药,却陷入困境。小组成员面对死亡,也面对生命的超越。全文饱含人文关怀精神,不懈地探讨癌症病人的精神尊严、人性完美等终极话题,深入描写了癌症病人独特的心理路程,是国内第一部以心理治疗为内容的长篇小说。
-
初恋爱
已完结
作者:九夜茴 阅览:808823
持续七年的初恋在杜晓风的一句老婆,对不起中惨淡终结,温静伤感沉沦。在高中同学聚会中,温静吃惊地得知杜晓风的初恋不是自己,更震惊地听到了一直暗恋好友苏苏的孟帆因车祸去世的消息,同时知道了孟帆对苏苏的爱恋至死不渝。温静为了寻回自己丢失的时光,开始帮助苏苏收集孟帆曾发表过文章的往期《夏旅》杂志。在辗转寻找杂志的过程中,回忆慢慢抽丝剥茧,孟帆的点点滴滴重回温静的记忆中。直到最后一本杂志出现,孟帆的文字才让温静幡然醒悟,什么是真正的初恋爱……
-
武则天正传
已完结
作者:林语堂 阅览:808807
唐太宗雄才伟略,擘画经营,袭杀同胞兄弟以登极,开创了大气磅礴的盛唐帝国;然而,几十年后,太宗侍女武则天却篡唐代周,在传统封建的父系社会中,建立了一个女性当主宰的崭新帝国……历经太宗、高宗两朝,武则天坚韧沉着,从才人、昭仪到皇后、天后,终成中国五千年唯一一位女皇帝。在夺取权力的过程中,她冷酷无情,任用酷吏、诛杀权臣,为剪除异己无所不用其极,几乎将皇宫变成了阴谋与暗杀的场所;但待权力稳固,她却也礼贤下士、知人善用,未使国家遭受过重大的变故。历史的迷雾遮掩了她“日月凌空”的光辉,乱伦惑主、杀女屠兄、废帝篡位……尤其是放荡不羁的私生活,似乎成为她洗刷不去的污点。然而,这一切的一切,我们已很难分辨哪些是真,哪些是假。
-
死亡日记
已完结
作者:飞烟 阅览:808354
两个人的血泪史,一段红尘未了情,守望半生的孤寂,只为有你……今天,对我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高级法院终审判决,确定了父亲的死刑。听到法官宣判的那一刻,我的心情是异样的轻松。我看着父亲的脸,晦涩而苍老,双眼黯淡无光,仿佛整个世界在那一刻死掉了。我的想法在别人眼里或许是一种不肖,可是我真的觉得,于他可以轻松了,悬在心中的一块大石终于可以放下,一切都已尘埃落定。
-
红楼梦魇
已完结
作者:张爱玲 阅览:805043
那几年我刚巧有机会在哈佛燕京图书馆与柏克莱的加大图书馆借书,看到脂本红楼梦。近人的考据都是站着看─来不及坐下。至于自己做,我唯一的资格是实在熟读红楼梦,不同的本子不用留神看,稍微眼生点的字自会蹦出来。但是没写过理论文字,当然笑话一五一十。我大概是中了古文的毒,培根的散文最记得这一句:简短是隽语的灵魂,不过认为不限隽语,所以一个字看得有巴斗大,能省一个也是好的。因为怕唠叨,说理已经不够清楚,又把全抄本─即所谓红楼梦稿─简称抄本。其实这些本子都是抄本。难怪初详红楼梦刊出后,有个朋友告诉我看不懂─当然说得较婉转。
-
成都方式
已完结
作者:易中天 阅览:803267
本书是易中天教授在2005年8月1日到10月1日两个月间就成都市启动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所做的访谈集,考察了成都市城乡一体化、基层民主建设、规范化服务型政府等方面的改革成果,并就成都市的改革作出了自己独到的分析,展示了在这一进程中站在改革潮头浪尖的官员们鲜明生动的形象,提供了构建和谐社会大环境下统筹城乡一体化的一种可资借鉴的有效方式。
-
这次就算我认栽
已完结
作者:江雨朵 阅览:802607
人生不是计划经济。爱情无法加减乘除。不管初相遇时有过多少不甘心。既然已经爱上你,这次就算我认栽!<甜美爱情上演鸡飞狗跳,扫把情人VS俏皮小妞。这是一出麻辣烫,请先确定口味,再决定购买!
-
粿体工资
已完结
作者:肖仁福 阅览:801040
形形色色的机关,纷纷繁繁的人情,在这个特殊的生存领域里,人们带着假面,不敢裸露自己,笑脸背后谁也不知道藏着何等居心,虽然近在咫尺,却仿佛远在天涯。就是这样的生活,却有无数的人削尖了脑壳往里钻,梦想找到自己的位置,揣摩领导意图做上心腹,官运亨通,待遇到位。可是,这一切来得并不容易,为了做了,要得把,到头来也许美梦一场,独自憔悴。
-
黑雀群
已完结
作者:陆天明 阅览:800727
作品以西部地区冈古拉荒原为背景,用犀利的笔锋,细腻地刻画了青年韩起科、农场场长高福海、“我”、镇长宋振和、“我”的前妻马桂花以及上千名知青、退伍军人等社会各阶层人物的生活、情感、命运与个性。通过对他们生存状态与命运变迁的叙述,展示了一幅恢宏而令人深思的历史画卷。
-
风语2
已完结
作者:麦家 阅览:800162
本书著述的正是中国黑室的故事。主人公是一个惊世骇俗的数学奇人、天才破译家,他手无缚鸡之力,却令敌人闻风丧胆,谈之色变;他不识枪炮,却是那场战争中最大的战斗英雄;他在纸上谈兵,却歼敌于千里之外;他孤身一人,但起的作用却抵得过一个野战军团;他门外有重兵把守,抽屉里有各种保健良药,却依然命悬一线,命运多舛。这是一个神奇的人,黑室让他变得更加神奇。他活着,就有更多的人能够幸免于死;他活着,就有更多的人要为他而死;他活着,就有传奇,就有故事,就有人世间最欢心的事、最揪心的痛。他是中国一代精英知识分子的代表,在历史的风云际会之中尽显热情与智慧,也深感无辜与无助。
-
我嫁给了一个死人
已完结
作者:康奈尔·伍尔 阅览:798187
被男友抛弃的海伦,绝望地搭上一辆告别过去的远行列车,茫然不知何去何从。在火车上,她巧遇一位同样身怀六甲的年轻少妇,两人的人生境遇虽然天差地别,但彼此却短暂温暖了这孤独的旅程。谁知这段巧遇竟因一场意外改变了两人的命运,某段美丽而惴栗的人生于此展开……《我嫁给了一个死人》让一场火车灾难产生“浴火重生”的新生命,让一个人能成为他所偶识的另一个人;车祸过去,新人于此诞生,带着全新的身份以及全新的前途,带着不可测的发展与极危险的因子,这个新人将要重新面对某人的过去与未来。这个“身分变换”的构想,后来也是无数电影丶电视翻拍的故事。
-
最后的军礼
已完结
作者:石钟山 阅览:797755
壮汉赵大刀自从18岁第一次见到南昌起义,就被革命热浪所震撼,从此,这位热血青年就与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结下了不解之缘。深受鼓舞的赵大刀回乡揭杆起义,历经坎坷带着自己的队伍找到了红军队伍,他先后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朝鲜战争,在血雨腥风中出生入死。这个一上战场就凶猛如虎的斗士,对革命忠诚不渝,始终视部队为家,即使长征掉队、解放后负伤转业、朝鲜战争被俘,仍然背着他的招牌式的红缨大刀执着追随着部队,追赶着自己的家,但是,躲过了枪林弹雨的赵大刀却躲不过命运的捉弄。
-
冲出云围的月亮
已完结
作者:蒋光慈 阅览:797275
上海是不知道夜的。夜的障幕还未来得及展开的时候,明亮而辉耀的电光已照遍全城了。人们在街道上行走着,游逛着,拥挤着,还是如在白天里一样,他们毫不感觉到夜的权威。而且在明耀的电光下,他们或者更要兴奋些,你只要一到那三大公司的门前,那野鸡会集的场所四马路,那热闹的游戏场……那你便感觉到一种为白天里所没有的紧张的空气了。不过偶尔在一段什么僻静的小路上,那里的稀少的路灯如孤寂的鬼火也似地,半明不暗地在射着无力的光,在屋宇的角落里满布着仿佛要跃跃欲动也似的黑影,这黑影使行人本能地要警戒起来:也许那里隐伏着打劫的强盗,也许那里躺着如鬼一般的行乞的瘪三,也许那里就是鬼……天晓得!……在这种地方,那夜的权威就有点向人压迫了。
-
待遇
已完结
作者:肖仁福 阅览:795434
多年来,我每天都要经过两个地方,一家幼儿园,一所重点小学。我鼻梁上架着近视眼镜,视力却还算不错,经常能在接送孩子的大人里发现一些特殊人物,那就是已退位的老领导,或刚从实职位置挪到虚职岗位的二线领导。表面看去,这些前领导与常人已没什么两样,可你睁眼细瞧,就会发现他们面色颓丧,神情木然,若有所失的样子,不像吾等草民老是左顾右盼,仿佛树上有钞票会往下掉似的。我还有一个习惯,在电脑前坐累了,喜欢随处乱转,偶尔也会与这些前领导遭遇。过去他们工作繁忙,出车入辇的,自然不肯将自己混同于普通老百姓,随便在街首巷尾抛头露面。
-
今生今世
已完结
作者:胡兰成 阅览:795344
新近我濃愁如酒,不知要怎樣纔好,就索性不負責任,長日只去街上遊蕩,如為中學生時。隨後忽然又彷彿想明白了,且連這一晌的自暴自棄亦覺得是好的。
-
十八岁的哥哥
已完结
作者:陈忠实 阅览:794652
一张粗铁丝编织的双层罗网,用三角木架支撑在沙滩上,他手握一把被砂石蹭磨得明光程亮的钢皮锨,前弓后踮着腿,从沙梁上铲起饱饱的一锨砂石,一扬手,就抛甩到罗网上,于是就发出这种连续不断的、既富于节奏而又沉闷单调的响声。经过规格不同的双层罗网的过滤,砂石顺着隔板,分路滚落到两只同样用粗铁丝编制的笼筐里,细沙透过双层罗网的网眼,丢落在沙地上。笼筐里的石头装满了,他把铁锨插在沙堆上,一猫腰,提起笼筐,跨开长腿,甩着左臂,扭着犍牛犊一般强健的身躯,走上沙梁,哗啦一声把石头倒在石头堆子上,直起腰,从脖子上扯下毛巾,擦拭脸颊上的汗水。
-
兄弟(下)
已完结
作者:余华 阅览:794532
《兄弟》是余华第一次在写作时用到尾声的作品,下部包括尾声在内共有51章,前面有两三章写两兄弟自己有工资以后的幸福而平静的生活。接下来,有七章写了兄弟俩和林红之间的三角关系,长达六万多字。《兄弟》上部中,有人说于华从宋钢父亲宋凡平之死就开始烹调死亡的盛宴。在下部里面,他不会继续烹调死亡盛宴―――除了宋钢自杀是非正常死亡外,别的人,譬如宋钢爷爷、老关剪刀、张裁缝等,都是再正常不过的生老病死。宋钢在下部里面遭遇的命运是他所在的工厂破产,他也越来越潦倒,后来因为各种各样复杂的原因,他在40多岁时自杀了。他自杀时,林红和李光头正在同一张床上。宋钢在临死之前,给林红和李光头都写了一封信。
-
汉城的事
已完结
作者:铁凝 阅览:794420
当世人的目光更多地投向发生在朝鲜半岛上的“朝核危机”、“韩流”等焦点时,《铁凝日记》里用清新隽永的文字,栩栩如生的人物,记述了充满人性美、人情味的际遇故事,国际间思想文化的交流花絮与漂亮的精彩图片,与其以往作品很不同,也是一道风景线,为我们了解韩国开启了一扇窗口。
-
美人赠我蒙hàn药
已完结
作者:王朔 阅览:793838
假如说这个话题仅局限于说金庸的小说到底不是不是好小说?因为我写这个文章就是这么一个目的,我认为金庸的小说不是好小说,是港台俗文化的代表之一。但,单就这个话题在大众文化的传播中是没有多少可谈的。也谈不长。它不可能允许就是金庸小说的好与坏这个话题进行长时间的争论,更不要说学术性争论了。
-
玻璃球游戏
已完结
作者:赫尔曼·黑塞 阅览:793144
一种忏悔式的文学形式——表现出来的个人主义以自我为中心,它也同样暗含着外在的现实。黑塞所颂扬的内在旅程也不光是对个人主义一种浪漫派式的欢呼,它指的是个人潜能通过一种叔本华意义上的意志力量而得以实现的过程,这显然强调了人的实存这一面。黑塞的主人公们总是置身于旅程之中。他们由于无力控制外在的现实,转而寻求个体的发展、实现和意义。富有意义的是,黑塞追溯了主人公们发展过程中的各个阶段。
-
新青瓷之秘色
已完结
作者:浮石 阅览:792709
拍卖公司总经理张仲平是一个善于经营各种官商关系的高手,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但他良知尚存,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且颇有家庭责任感。在承揽胜利大厦拍卖业务的过程中,不仅面临着妻子唐雯外甥徐艺自立门户的挑战,而且遭遇了徐艺的同学与暗恋对象、电视台记者曾真的激情。一方面要阻止一心想一夜暴富的徐艺剑走偏锋、不守规矩的行为,一方面要在妻子唐雯与红颜知己曾真两个聪明犀利的女人之中寻找平衡并尽量减少对她们的感情伤害,在错综复杂的官商关系和险象环生的矛盾冲突中,张仲平何去何从,他还能坚守住自己吗?
-
有了快感你就喊
已完结
作者:池莉 阅览:791831
有了快感你就喊!这是一句军中流传的格言。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参加越战的美国大兵们,他们的行囊里面都有救生包,救生包里头必定有一盒火柴,这句格言,就印在火柴盒上。这是一句充满阳刚之气的格言。是男人们所追求的精神状态。我小说里的男人卞容大,其实骨子里头就充满了这种向往与追求。他是一个备受压抑的窝囊的阳刚男人。可是他一直在坚持着什么,一直在追求着什么。终于,他被迫开始了以逃离为形式的自我坚守与自我救赎。中国男人尤其需要这种精神,人性的、自由的、坚定的、革命的、悲壮的。这句格言非常上口,刺激性强,爆发力强。做这部男性小说的题目,再合适不过了!太好了!惟一的希望,只是希望不要被狭隘的理解和被庸俗者望文生义,以为快感是猥亵之词,上帝保佑!
-
泥日
已完结
作者:陆天明 阅览:791634
本书是作者陆天明寒窗三载、辛苦经营的新作力作。小说以肖天放、朱贵钤、宋振和等三个老兵家族三代人的命运为经线,描述了肖大来、三姨太参谋长、苏氏姐妹、白氏兄弟等人物的坎坷经历和独特性格。本书情节惊心动魄,人物入木三分,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和可读性,是一部难得的艺术佳作,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陆天明的那透过了纸背的力度。小说以肖天放、朱贵钤、宋振和等三个老兵家族三代人的命运为经线,描述了肖大来、三姨太参谋长、苏氏姐妹、白氏兄弟等人物的坎坷经历和独特性格。小说的传奇性既体现于故事更体现于人物,既体现于场景更体现于艺术氛围,既体现于题材的取舍,更体现于一种严肃的悲剧性。它不是历史,却充溢着历史感。它未必赞成认命,却流露着俯瞰的悲悯的宿命感。
-
金陵十三钗
已完结
作者:严歌苓 阅览:790391
严歌苓讲述的每一个关于中国人的故事都那么独特、复杂,并富有深深的感染力。……她笔下的人物如此丰满,而且她是通过对那古老的、男女关系的新诠释,探索和表现他们的处境,……作品以诗一般精细的语言进行陈述……小说《金陵十三钗》摹写的是“特殊女人”的言行心态。作品中,她把十三个风尘女子放置于一种特殊的文化和道德的背景之下,进行心灵的剖析和人性的拷问,带给人们的自然是一种剥丝抽茧般的阅读疼痛。本小说获2006年《小说月报》第十二届百花奖原创小说奖、2006年《中篇小说选刊》优秀小说奖。
-
秧歌
已完结
作者:张爱玲 阅览:790347
一到了这个小镇上,第一先看见长长的一排茅厕。都是迎面一个木板照壁,架在大石头上,半遮着里面背对背的两个坑位。接连不断的十几个小茅棚,里面一个人也没有。但是有时候一阵风吹过来,微微发出臭气。下午的阳光淡淡地晒在屋顶上白苍苍的茅草上。
-
中国文学史话
已完结
作者:胡兰成 阅览:790317
以上是胡先生於民國六十六年夏天於僑居地日本寫完的《中國文學史話》。因胡先生在台灣授課的學生中多有青年寫作者,故著此作勵教激志,且援彼等青年的作品為例多做說明,其背景如此。現編成書,加一篇〈論建立中國的現代文學〉,是稍早寫成的,為答友人龍先生在報紙上的論文所作,這是上卷。下卷收錄單篇評文,它們猶如上卷的衛星城鎮。六篇寫在孤島時期的上海,一篇在初亡命日本時,兩篇在來台授課期間,三篇在返東京之後的晚年。可以看出胡先生思想之軌跡,和文風的變異。
-
男神,笔记借我
已完结
作者:容无笺 阅览:790263
学神男主 VS 努力努力再努力聪慧女主,在遇见沈怀之前,扶采迎从来不知道“男神”要如何定义;遇见沈怀之后,“男神”=“沈怀”。所谓男神,大概就是无所不能的完美诠释。扶采迎在向学霸进军的道路上,只有一个问题:男神,笔记借我可以吗?这是一个关于青春、努力和成长的故事,想起从前,总要感谢,遇见的是你们。
-
细米
已完结
作者:曹文轩 阅览:790184
少年细米生来就是一个爱脸红的男孩儿,他与表妹红藕两小无猜,一同长大,日子如清水一般自然流淌。然而,有那么一天,大河上飘来一叶巨大的白帆,白帆下飘来了一群仿佛来自天国的女孩儿。这些从苏州城里来这里插队的女知青,给平静的乡村带来了一股新鲜而迷人的气息,而其中的梅纹姑娘以她纯净而温柔的情感与精神力量,使细米这个桀骜不驯的乡野之子步入新的成长历程。小说深谙人情与人性的微妙,写就了一段可以与日月同在的情感故事,以优雅的笔调完成了一个少年的心灵雕塑。安宁的村落、寂静的麦田、旋转的风车、河里的小船、各色的鸽子、雪白的芦花、袅袅的炊烟,与四季优美的乡村风景一道,参加了这个东方少年的成长加冕礼。
-
南回归线
已完结
作者:亨利·米勒 阅览:790149
本书除了最初的一大部分和一些以空形式出现的不规则的段落划分以外,只有两个正式的部分:插曲和尾声,都是借用了音乐的术语,似乎整部作品是一首表现自我音乐情绪的完整乐曲。亨利·米勒在书中描写的一次次性冲动构成了一部性狂想曲,而他的性狂想曲又是他批判西方文化、重建自我的非道德化倾向的一部分。亨利·米勒在本书中首引了法国中世纪道德哲学家彼得·阿拉伯尔的话来说明他写此书的目的:“男人女人们的心往往激动不已,也往往在痛苦中得到安慰,这是实例而不是言辞的作用,因为我很了解一个痛苦的目击者会做出某种语言上的安慰,所以我现在有意于写—写从我不幸中产生的痛苦,以便让那些虽然当时不在场,却始终在本质上是个安慰者的人看—看。我这样做为的是让你通过比较你我的痛苦而发现,你的痛苦算不得—回事,至多不过小事—桩,从而使你更容易承受你痛苦的压力。”
-
让我们将悲伤流放
已完结
作者:飞烟 阅览:788817
迷茫的初夜,一个男人在她耳边轻轻地许诺:“我只要你记住三件事,第一,我爱你;第二,我很爱你;第三,我非常爱你。”黄昏的街头,一个声音在她身后绝望地期待:“我们是不是终有一天,可以拥抱在蓝天白云下?”凄凉的墓地,她坐在草地上艰难地哽咽:“幸福的道路总是这么短,我们可不可以停下来,赖着不走?”离别的机场,她挥一挥手.向深爱的男人微笑着告别:“如果爱情,不过是得到一切,然后失去一切的一场记忆,那么亲爱的,让我们将悲伤轻轻流放……”一个饱经劫难和尘殇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弥漫着伤感和落寞的城市。如此的和谐,和谐得仿佛是幻觉,又幻觉到残酷的地步。